初见杨远新,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,他五十多岁的年纪,言语不多,为人和善,黝黑的皮肤,圆圆的脸上一双笑眯眯的眼睛,微微笑着的时候露出嘴角边浅浅的小酒窝。2006年5月,杨远新从审判岗位调到执行一庭担任副庭长,一干就是12个春秋。12年来,他先后十余次被兴宁、梅州两级法院评为调解能手、办案能手,两次荣记个人三等功,2006年5月到2018年6月,他个人执结各类案件2054件,执行标的到位额1.2865亿元,对于自己谙熟的执行工作,他自有一套自己的章法。
倾力执行,维护司法权威
“执行工作和审判工作有很大的不同,审判只是确定了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归属,而执行却是要真真正正地去触动当事人的利益。因此,执行工作往往面临着更大的矛盾和压力。” 十几年的执行生涯,杨远新在攻坚克难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暴力抗法事件。
至今,杨远新仍对丰顺县的一宗房屋腾退案件记忆犹新。此案原本是丰顺法院的执行案件,由于被执行人杨某恰等人的对抗情绪激烈,执行难度很大,梅州中院曾先后指令多个基层法院执行均未果。2011年9月6日,梅州中院指定案件由兴宁法院执行,由杨远新承办。经多次做工作无效后,为维护法律权威,保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,他精心制定了兴宁和丰顺两地法院联动执行方案,2014年8月22日,兴宁法院对该案依法实施强制执行。执行现场杨某恰等被执行人情绪激动,四人分别手持菜刀架在脖子上,试图以自杀相威胁,并用菜刀威胁恐吓执行人员,同时他们的亲属在楼上高空投掷物品。为确保强制执行工作顺利开展,杨远新临危不惧,果断采取行动,迅速指挥控制住杨某恰等人,依法对他们采取拘留措施,并对被执行人杨某恰等人长期占用的房屋依法进行强制腾退,当场将腾退出来的房屋交付给申请执行人管理使用。至此,这宗历时十年的房屋腾退纠纷案依法执结。
“有时候面对那些耍横的被执行人,必须让他们见识到法律的威严。”杨远新说。虽然面对“老赖”们手段要硬,但多年执行工作经验告诉杨远新,一刚一柔才是做执行工作的王道。
柔性执行,融合情理促和解
对于涉及家事民生方面的执行案件,杨远新的执行方法更加凸显柔情。他总是做到投入感情,换位思考,以真诚取得当事人的信任,理解当事人的心情,了解事情背后的隐情,坚持从细处实处做工作,善于辨法析理化积怨,情理法融合,真正化解矛盾纠纷,实现案结事了。
2017年年初,兴宁法院依法判决陈某容与丈夫曾某彬离婚,两个女儿由陈某容负责抚养。判决生效以后,陈某容无法带走两个女儿,于是向法院申请执行,案件分到杨远新手里。执行过程中,双方因为探视时间发生分歧,被执行人及其父母坚决不同意让陈某容带走孩子,跟多次上门执行的杨远新打起了游击战。因为曾某彬拒不执行,杨远新对他采取司法拘留十五天的强制措施,他扬言即使自己去拘留所也不让陈某容带走孩子,他父母更是带着孩子藏了起来。执行暂时未果,陈某容失望地回了云浮老家。2018年年初,陈某容再次来到兴宁,几乎天天来找杨远新哭着要见女儿。
考虑到子女抚养权执行的特殊性,以及年关将至,陈某容一个外地女子来回奔波不易,杨远新与当地司法所、妇联、镇村干部多次上门,做曾某彬及其父母的思想工作,这时,孩子的爷爷奶奶才对杨远新说出了他们的顾虑,担心孩子母亲一个人照顾不好两个孩子,所以才不愿意把孩子交给她。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,他对症下药,轮流做双方的思想工作,终于使得双方各让一步,变更子女抚养关系,大女儿由曾某彬抚养,小女儿由陈某容负责抚养,曾某彬一次性给付女儿的抚养费8万元。随后,杨远新陪同陈某容来到曾家,可是,4岁的小女儿婷婷却不愿意离开爷爷奶奶,杨远新在场一直劝解到晚上8点多钟,婷婷才跟着妈妈一起离开。杨远新的努力换来了当事人发自肺腑的真诚感谢。
爱岗敬业,助人为乐弘大德
2017年2月5日《梅州日报》刊登了一篇《兴宁法院干警见义勇为积极救助车祸伤者》的报道,文章记叙了2017年1月3日,杨远新和同事在下乡执行公务返程途中,积极救助一名因交通事故受伤的村民。报纸评论杨远新见义勇为的行为弘扬了社会正气,充分体现人民法官为人民精神。获救的兴宁市罗岗镇村民曾某财看到报纸以后,才知道当时救助自己的法院干警姓甚名谁,于是专程赶到法院为杨远新送上一面写着“慈心义举 大德高风”锦旗。类似助人为乐的好事、善事在杨远新的执行工作中实在太平常了。
杨远新一心扑在工作上,“白+黑”、“5+2”是他的工作常态,经常不是在执行中,就是在执行的路上,更曾经无数次见过凌晨4点的兴宁。然而对工作游刃有余的他,谈及自己的家人,却乱了方寸,他的内心充满着歉疚。
对于贤惠的妻子,他时常歉疚。妻子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,家里的事情尽量不让丈夫操心。两个孩子小时候同时生病,妻子背上背一个手上抱一个爬着楼梯去看病,又急又累,此时丈夫却去了外地执行,身边连个依靠的人都没有,最终还是自己咬咬牙扛过去了。“没办法,他案件多,工作又认真,我就尽量搞好家里,不让他牵挂咯。”说这话的时候,妻子憨厚地笑着,仿佛一直以来独自支撑家庭的艰辛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。
对于懂事的儿女,他时常歉疚。孩子们从小看到的是爸爸忙碌的身影,他们认真学习,帮妈妈照顾爷爷奶奶,从不让爸爸担心。他们有个简单的愿望,就是希望爸爸能够休假带一家人好好出去玩一次,然而爸爸总是在不停地工作,这个小愿望至今都还没有实现。“现在想想,最遗憾的是没有参与他们的成长。”谈及自己的儿女,杨远新语气中充满着慈爱惆怅。
对于年迈的父母,他时常歉疚。父亲病重,因为工作繁忙,他都没有办法放下工作好好侍奉左右,留下永久的遗憾。母亲年老体弱,他却不能常常陪伴,老母亲与他住上下楼,经常一个星期都见不了忙碌的儿子一面。
在小家与大家之间,杨远新选择了大家,也得到了家人的鼎力支持,但是他知道,家人所有的理解与支持,就是希望他勤勉踏实地立足本职工作,以一颗司法为民的公心,去守护法律的公正,维护法律的尊严。也正是这样,他在平凡又艰辛的工作岗位上,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,用品德、智慧和汗水谱就了一首执行法官的赞歌。
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,章法有度,自成方圆。